在后疫情时代,世界局势纷繁复杂,每个社会、每个族群、每个人,都在寻求自身的转变、重新的定位、观念的突破和价值的回归。「脱胎」不仅是中国传统手工艺大漆的一种技艺,同时也代表着中国设计的哲学思考。「脱胎计划」展览的目标是把中国的大漆艺术和设计变成一个艺术流派,推广到全世界。由东方大漆艺术和Yuan Museum发起的当代艺术品牌「脱胎计划」首场展览将于9月5-9日亮相法国巴黎设计周中国周。7 Rue Bailly, 75003 Paris中国的当代艺术和设计一直在寻找自己的传统材料、技艺和创作方法。「桼,木汁也,可以髹物,从木,象形,桼如水滴而下也,凡桼之属皆从桼。」大漆是中国特有的一种创媒介,无论物理属性还是文化属性,都是非常传统的,它的内核也完全与中国文化哲学相吻合。中国漆器也是最早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物品,在如今乌克兰、阿富汗以及东非等地出土的中国汉代漆器,也都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汉唐时期,丝绸之路的文化传播以器物为主要载体,这一时期也是中国向海外输出漆器文化的第一个鼎盛时期。反观全球当代艺术的发展,欧洲有很多艺术门派的演变,即使在亚洲有日本的物派、具体派,韩国有单色绘画。然而在中国没有任何影响全球的艺术流派产生,非常值得我们反思。恰恰是我们的大漆材料和创作手法是有别于任何西方流派,也使得我们有更加深入的可能性。大漆的当代表达不仅体现了一种艺术创作手法,也隐喻了中国当代艺术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发展过程。大漆作品分门别类的表达了创作的可能性,或器物或装置或雕塑,汇集成一个当代艺术门类的全新风格。艺术家以见微知著的方式连接起不同维度的世界,投射出人与大漆、人与世界的联系,在更为现代的造型载体上充分展现其造型能力及多样化的视觉效果。林正佳先生,中国唯一老字号漆艺品牌「沈绍安」的持有者,资深收藏家和鉴赏家。他创办了沈绍安漆艺博物馆,沈绍安漆艺研究院,收藏数千件珍稀的大漆艺术藏品,在推动大漆艺术发展理论研究的同时,发起「沈绍安奖」国际漆艺大赛和文创设计大赛,在北京、西班牙、威尼斯等全球多个重要艺术城市举办过国际漆艺术展览,持续推动中外漆艺术的深度融合与传播,致力于将中国大漆艺术推向国际艺术的主流舞台。宋涛的创作范畴涵盖绘画、装置、艺术设计及旨在建立生活与艺术之间桥梁的公共介入。宋涛身兼艺术家、策展人、设计师,作品大多用木材和金属及树脂为材料,意在使世人重新发现和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中美轮美奂的造型艺术及其所具有的深厚生命力。曾在上海美术馆、上海多伦多美术馆、法国巴黎中国文化中心、德国柏林中国文化中心等被邀请举办个人展览。(点击文字查看个人专访)艺术家钟声通过将传统材料与当代观念融合,打破了传统漆工艺的界限,创造出了一种全新的艺术表达形式。作品中天然大漆、瓦灰、麻布、金属粉、螺钿和松石等材料的相互交织,形成了独特的质感和光影效果。这种结合呼应着当代艺术对于材料和手工艺的重新审视,同时展示出了漆工艺在当代艺术中的潜力和可能性。(点击文字回看人物专访)艺术家姚邦亮不断地寻找物的表达以及形式的可能性以及作品与光、空间的关系。作品利用大漆这一介质最最本性的色彩和质地,藉由颜色、材料光泽、造型来实现空间突破,微妙细腻地呈现物品在空间与我们无声交流的存在状态,赋予了作品空间的体量。(点击文字查看人物专访)艺术家孙文佳所创作的《物演系列》漆装置作品以天然漆作为艺术创作的主要媒介,试图挖掘漆的本体语言,充分展现并利用其封存与保存的属性,以这种时间胶囊的形式留住艺术家的个体意识。他的作品为我们观赏中国漆的艺术表现提供一种全新的打开方式。(点击文字查看人物专访)
「塔」系列作品是基于过往区廷柱对高耸尖利造型的向往,从而探讨古至今人们对于崇拜及权力转换为物体的共同形象,思考重构及平衡物质、时间、身体三者之间的关系。(点击文字查看人物专访)参展作品:《切角余量》《皱褶立像》《皱褶塔相》edition2《簇》《五层塔》在此次的作品中,艺术家刘丽君直接褪去坚硬的外壳,坦露出犹如伤口般的边缘,脆弱而敏感,它们自成一体,但又如同莫比乌斯环,内与外构成了不断变换的辩证关系,仔细阅读艺术家创作的抽象图像,似乎能唤起大家某种共同的生命经验与身体记忆,凝练而惊艳。(点击文字查看人物专访)
参展作品:《悬置》系列01、08、09、10、019东方大漆(北京)文化产业有限公司由佳信海坛控股集团投资成立。秉持「万物可漆」的理念,专注于大漆艺术与其他艺术的多元跨界合作,为受众呈现丰富多彩的当代大漆艺术魅力的同时,通过联动海内外大漆艺术资源,推动中国当代大漆艺术广泛、深入地参与全球艺术的对话。YUAN MUSEUM 创立于2019年,寓意从原始形态找寻东方美学意识,质朴的诗意,回归原始的「简约」外形与概念。致力于在亚洲打造一个以「东方美学」为基础,成为艺术、设计、生活三位一体的艺术与设计博物馆。YUAN MUSEUM 策划的展览以生活美学为核心,收藏艺术家具、漆艺、陶艺、当代艺术、装置和雕塑等诸多门类,能完整展现出一个世纪以来东西方的生活美学的源流与脉络。